【2.4 如何開始-人物】


  故事中不管出現再多的角色,還是都出自於同一個人的筆下;換句話說,很有可能每個角色都會受到作者影響而有著類似的個性、說話方式、待人處事的態度等等,說白一點就是,怎麼每個角色看起來都一樣?

  一來,作者就是同一個人,能怎麼辦?二來,作者天生就是那樣的個性,很難萬變吧?但我們從演員的角度來看,一個好的演員不會只懂得演同一種類型的角色而已,不然就沒戲唱了是吧!好的作者也是同樣的道理,這層功力就得牽扯到想像力和用心了,將自己想像為筆下的角色,想像他們會有什麼樣的面貌、什麼樣的家庭背景、什麼樣的肢體及心理反應。


1. 首先,如果擔心寫著寫著會不小心又走回作者本身的影子,那我們可以作筆記來做提醒的工作。

Ex:

 蕭海堂(21歲):有殺人前科、工地作工、習慣講單字、帥到不行
 姚子言(17歲):有點男孩子氣。綁著長長的馬尾、騎腳踏車上學 
 吳詩縈(17歲):子言死黨、騎腳踏車上學、想得比較多
 安娜(28歲):檳榔西施、有大姐氣魄、沒人知道她本名,喜歡別人叫她安娜
 

  其實我並不常這麼做,會為角色作筆記大概只有在靈感只冒出一點點的時候,我又偏偏很想趕快動筆的時候,就會好玩性質地先構思每個角色,幫他們想好基本資料,所以我的檔案裡多的是這種只有角色資料,而本文只有寫一點點的斷頭小說,哈!

  不過,或許這種方法適合其他作者也不一定,每個角色可以條列的東西可多了,除了家世背景,還有他們的相貌描述、個性有哪些、喜好厭惡是什麼,可以寫得沒完沒了。這是一種幫助作者記住每個角色特性的輔助方式。



2. 請以同理心代替每個角色行動及思考。


  剛剛說過,筆下的角色很容易受到作者的影響。有時會變成每個角色都像作者本人,有時則是每個角色都像作者偏好的那種人。比如有個作者總喜歡安排一個愛打抱不平的大嬸出現,結果這本書也有,那本書也有,大嬸的蹤影無處不在,她可能只是換個時空背景、姓名,但相似的影子卻是隨處可見,這樣似乎就少了一點新意了。

  我認為一個作者在寫每一個角色,就很像是一個演員在演戲一樣,只是作者必須一人分飾多角。請跳脫出作者本身,以不同角色的同理心去代替每個角色行動及思考,才不會變成每個筆下人物看起來都一個樣。


3. 讓角色說出和做出符合他本人的動作和對話。


  人都會有他習慣的講話方式或口頭禪,作者千萬要小心,別讓角色們受到作者影響而出現相同的口頭禪或動作。比如,想要塑造一個溫柔婉約的妻子,就不能讓她整天把「老娘就是不爽啦」這種話掛在嘴邊;想要塑造一個很Man的軍官,就別讓他冒出「人家才不會這樣呢」這種嬌嗔;想要塑造一個學術淵博而穩重的爺爺,他就應該不會逢人就這麼打招呼:「哈囉!What' up?」

  什麼樣的角色有符合他身份的應對進退,要再說細一點,他的應對進退又會受到他心理層面的影響,這心理層面也許還會牽扯到經歷過的創傷或人生歷練,這當然還可以繼續往上推衍。

  筆下角色要寫得活靈活現,必須靠作者細膩的揣摩,很好玩的,我們一起加油!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晴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